为宣传和表彰斯霞老师为我国小学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1999年,在斯霞九十华诞之际学校为斯霞建造一座塑像,开始是置于体育馆对面,后因斯霞老师提出“要和孩子们在一起”,遂移至教学楼中间操场的东侧,以后,此操场就称之为“斯霞广场”。
斯霞简介:
斯霞同志,1910年12月出生、2004年1月病逝,中共党员,生前曾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是第三届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她一生执教68年,创造的“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方法在全国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她担任国家教委中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会成员10年,为我国小语教学和国家小语教材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她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劳动模范”等称号,2009年入选“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
斯霞老师生于1910年,17岁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在绍兴第五中学附属小学当了一名教师。“家有二斗粮、莫当孩儿王”,旧社会里小学教师的地位很低,当时很多教师也看不起自己的工作,选择另谋生路。当时斯霞老师也有机会到机关单位从事更加“体面”、轻松的工作,但她没有被世俗偏见所动摇,反而觉得和学生们在一起很有乐趣,就这样,一干就是一辈子。即使退休后,她也一如既往地每天到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学校、学生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正是本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她在工作岗位上始终认真负责、兢兢业业。1958年,斯霞老师的爱人病重住院。因为学生们离不开她,斯霞老师就白天坚守岗位,晚上才到医院陪伴爱人。当时恰逢学校推广普通话教学,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普通话,她每天晚上照顾好爱人后,就在走廊上、路灯下看书做笔记,最终完成一份几千字的汉语拼音教改总结。一天,斯霞老师结束家访回到学校,才看到医院发来的病危通知,她急忙赶往医院,此时她的爱人已经不能言语。丈夫的离世成为斯霞老师心中永远的遗憾和伤痛。但她没有消沉,而是一个人肩负起家庭和工作的重任,学校的工作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斯霞老师常说:“我为一辈子当小学教师而自豪。”这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最终也成为她的墓志铭。
解放后,小学教师被尊为“人民教师”。自己的工作能和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斯霞老师对此感到振奋和欣慰,并立志要把自己力量都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她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到了工作上,开始了有目的的教育教学研究,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字词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实践和总结,对于课文中字词的出现、讲解和巩固都有独到的见解。1958年,省教育厅决定在南师附小一年级班进行小学六年制变五年制的改革试点,由斯霞老师担任试点班的班主任。当时目标虽然明确,但具体怎么做谁也说不上来。根据以往经验,斯霞老师认为,既要缩短一年学制,又不能增加教学时间,只有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于是,她把解放后使用的教材都找了出来,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改编。她尝试采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接受,从而大幅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在当时国内小学教育界首屈一指。她“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也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斯霞老师回到教学岗位,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也帮带、培养了众多青年教师。
斯霞老师不只是一名老师,她以一颗童心,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始终心怀慈母般的温情。在课堂上,斯霞老师从不把学生当成空口袋,拼命的“灌”知识,而是主张诱导为主,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唤起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外,每一个学生的温饱冷暖,无不牵挂在她的心上。她宿舍的床铺留给学生们休息,她和她家人的衣服也都送学生们穿过。以前附小校门口地势较低,一到下雨天就变成大水塘。这对七八岁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障碍。可是他们用不着担心,因为上学时斯霞老师会早早地站在校门口,把他们一个个背进来,放学时又把他们一个个背过去,直看着他们安全地离去。斯霞老师撒下了爱的种子,学生们也都把她看成知心的母亲一样,爱戴她,尊敬她,有话愿意向她说,有事愿意找她讲。许多学生在毕业后还保持和她的联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斯霞老师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当好一辈子人民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正如她在日记所写的那样:“当我在党的教育下,逐步树立了一切为着孩子的成长,一切为着祖国的未来这样的信念时,我千方百计地去钻研我的工作,如饥似渴地去补充我的知识,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有了这个信念,个人的安逸、家庭的幸福,如有必要,我都能牺牲;有了这个信念,什么样的屈辱我都能忍受,什么样的磨难我都不怕;有了这个信念,所有那些瞧不起“孩子王”、瞧不起小学教师的世俗观念,都不能使我动摇,我都可以像抹去一缕蛛丝一般地把它丢在一边……有了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执着的热爱,再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