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爱的课堂”的核心与灵魂
曹海永
在“爱的教育”一百多年的坚守与创新中,在斯霞老师“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中,我们提出构建“爱的课堂”,以探寻真正意义的课堂本质和教学理性。在我们看来,“爱的课堂”就是为了爱、感受爱、传递爱、生长爱的课堂,其逻辑起点与归宿是爱,教学方式与载体还是爱。这样的“爱”不是空洞无物、玄之又玄的,而是真切着实地指向“为学生的生长而教”的原点,臻于叶老“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爱的课堂”因此有了自己的“核心”和“灵魂”。立足和置身于“为学生的生长而教”这样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更为高远的层面审视教学,我们是可以鲜明地感受到“爱的课堂”强有力的理性召唤的。
第一,“教”与“不教”都是为了学生的生长。这样的生长至少包含三层要义,即自己的生长、自然的生长、自由的生长,进而实现宋代大儒程颐笔下的“鱼跃于渊,活泼泼地”生长,这样的生长充满了生命的现时状态和美好前景。
第二,“教”是“不教”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能摇摆于“顾此失彼”抑或“厚此薄彼”的偏颇中,因为有所“教”,才能有所“不教”。该教的时候要敢于教、善于教,这是需要一种勇气和责任的担当的,当然也离不开智慧的历练。
第三,“教”或“不教”始终不能与学生的学“脱轨”。研究“教”要致力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教学“联络”、“合一”,即拥有了生命的活力与实践的效力。
聆听并跟从这样一种“理性召唤”,我们将进一步理解“为学生的生长而教”这个命题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旨趣,我们也将自觉地审思和改革教学行为,从而厘清并坚定“爱的课堂”在现实世界的实践走向。
一、葆有选择地教:让学生自己生长
让学生自己生长,这是“为生长而教”的第一要义。“爱的课堂”始终要坚守的立场在于:生长一定是学生自己孜孜以求并完成的,教师的教只是为学生提供“根部的营养”,并逐渐形成学生强大而源源不断的“自我的供给”,这才是一种真爱。那什么才是学生生长所必需的“根部的营养”呢?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检视和反思的。当“教是为了不教”成为共识,“教什么”就是我们教学实践的起点,目标既定后起点则决定了方向。就促进学生的生长而言,我们以为有两个要素是不能或缺的,那就是智慧和精神,这与周国平先生所论述的教育要经受“智力素质”和“心灵素质”的检验也是不谋而合的。葆有选择地教,就是要遴选和筛滤“最有价值”的知识、“最有力量”的思想,给学生留下“带得走”的东西,朝向学生“智慧”与“精神”的完整和谐的共生。
1.教“最有价值”的知识:朝向“智慧”的自我生长
方法的知识,对于个体来说,具有终极和终身的意义。所以,笛卡尔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陶行知先生也在《教学做合一》中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而在爱因斯坦看来,“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于是,如何引导学生一起去找寻和发现学习中新的思维方法变成了教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因为如果内容选不准,不仅会浪费师生宝贵的学习资源,而且会错失和贻误学生智慧生长的“黄金期”。“为学生的生长而教”就是要帮助学生逐步建构起自己的“方法体系”,拥有自己的“工具箱”,进而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比如关于阅读,我们可以教给学生符号标记、批注感悟、思维导图、角色扮演、个性体验以及“一种文体一把钥匙”、“换个角度看文本”等各种方法。比如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可以把猜想、验证、调整的过程,把创造力、想象力、思考力、判断力的能力,以及还原法、归纳法、极端思考法、类比转化法等方法纳入教学视野。当学生拥有了智力活动的习惯,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以及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智慧的转化也就自然而至了。
2.教“最有力量”的思想:朝向“精神”的自我生长
精神,是学生自我生长的心灵之翼。一种好的教学,必然同时是一种好的教育。“爱的课堂”理应像良好的教育那样,“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肖川语),因为只有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才最有可能实现“活泼泼”地自己生长。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弥足珍贵,这种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蒙、习惯的养成、信念的获得,往往会更久远地、深入地影响人,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渐强烈、历久弥新。我们要善于透过教材纸背,发现和挖掘出这样的“最有力量”的思想元素。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无论是低年级的《木兰从军》《大禹治水》,或者中年级的《说勤奋》《卧薪尝胆》《黄河的主人》,还是高年级的《滴水穿石的启示》《轮椅上的霍金》《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带给学生的满是榜样的激励和感召,精神的烛照和洗礼,教学的生长点自然要包含让学生获得在顺境与逆境中不断向上、向善生长的力量之要义。当然,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教学的方式也应该是丰富、多元、个性化的,而不是机械统一地说教、灌输或贴“标签”。
二、循有规律地教:让学生自然生长
“为生长而教”的第二要义在于让学生自然生长,这里的“自然生长”更强调的是:学生的生长方式是多样的,生长状态是主动的,生长过程是快乐的。那怎样的“教”才更理智、更艺术、更有价值?“爱的课堂”倡导“循有规律地教”,让“挚爱”进一步提升为“智爱”。现实中,我们还是有一些很不遵循教学规律的做法,比如重共性、轻个性,重服从、轻民主,重主宰、轻主体,重结果、轻过程,重灌输、轻探索,重逻辑、轻形象等。“循有规律地教”,自然要尊重和敬畏教育教学的规律,比如“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学合一”等,但仅此还不够。诚如《人民教育》钱丽欣记者在2010年度综述中指出的那样,“学生的生长规律是最大的教育规律”,“爱的课堂”立足于“为生长而教”,尤其要正确认识学生的生长规律,自觉遵循并科学驾驭学生的生长规律。
1.回到常识地教:让生长在等待中自然发生
学生的生长具有自我完成的品性,具有自己的节奏和节点,其过程是“缓慢而自然”的,这是一个基本常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听从常识的指引,实践这个常识。但现实中我们却常常不遗余力地做着违背常识的事情,抑或被一种莫名的力量与惯性赶着朝前教。“回到常识地教”,就是要舍得“耗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下得“水磨”的功夫;就是要让学生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不超越生长的节点,不逆反生长的态势。“回到常识地教”,我们不仅强调要以爱的名义,做爱学生的事情,我们更要注意的是用“爱的方式”。毕竟,教学改革不能一味地追求“多快好省”,也无法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让教学的过程与节奏“慢下来”,这是符合学生生长的规律的。比如小学一年级学生握笔和写字姿势不对,仅仅是因为学习态度或习惯不好吗?答案还得从生长规律上寻找。6岁的孩子手指肌肉尚在发育,握力不够,只有用手指握住笔的最底端才用得上力;而这个姿势,手指会挡住所写的字,只有把头歪下去才看得见。基于这一规律教学生写字,我们就要注意安排适宜的写字时间、挑选基本字练习、穿插手指游戏操、从描红开始等问题,而不是贪多求全,更不能一味求全责备。
2.回到生态地教:让生长在竞争中自然发生
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要回归自然”,因为大自然不仅提供了物种生存的环境和空间,更重要的还有一条基本的规律即“物竞天择”。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里,每一棵都无比修长、挺直,因为它们总是作为一个群体长在一起,为了一缕阳光、一滴雨露而奋力向上生长——“回到生态地教”就是要培育这样一片成熟的“生命的林子”。“爱的课堂”以其鲜明的儿童立场认为:教学是为了儿童的,也是从儿童出发的,更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一言以蔽之就是“教师要努力促成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场的生命状态,用儿童视角置换成人意识,用儿童生活还原学习情景,用儿童世界创造教学境界,把儿童学习引向自然、自由、自觉。课堂上的“教”,应该更多地由学生完成,让学生“边教边学”、“教学相长”,这是大有裨益的。课堂的“互学互教”、“对学对教”、“群学群教”状态是有利于思维的碰撞和拓展的,是有利于生命在竞争中自然生长的。教师要特别警惕的就是课堂不能只有一种声音,或者一两个话语霸权者。培育一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生命的林子”,让学生之间互相对话、启迪、争辩、挑战,是实现“为生长而教”的不二法门。
三、留有空白地教:让学生自由生长
让学生自由生长、并自觉生长,这是“为生长而教”的最终要义。自由是一种最宝贵的创造力,让学生自由生长,就是要让学生有“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温家宝语)。卢梭提醒我们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这样的爱体现在“爱的课堂”之中,就是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和发展自我提供足够的时空和机会,吸引学生在“深度卷入”中自由地运用时间和空间,这是一种“大爱”。“留有空白地教”是一种颇具艺术色彩的选择,因为空白是具有美感的,空白也意味着精神的自由与闲适,空白更孕育着无限可能。而与之相反的是: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满,则越有可能封闭学生的思想空间,并造成学生对教师可悲的依赖和可怕的屈从,这样的课堂自然是没有出路的。
1.课内留白:还生命自由生长的核心权
四十分钟的课堂,要让学生真切地谛听到来自心灵深处高度自由、高峰体验的拔节生长的声音。“课内留